7月17日,济南市市中区舜玉路街道社工站外来务工家庭亲子成长小组迎来第二节,聚焦国家级非遗“纸翻花”技艺,10组外来务工家庭在协作创作中打破家庭壁垒,以指尖艺术增强亲子共融关系,激活家庭互助网络。
社工动态演示揭开非遗面纱——纸翻花,从清代节庆装饰用品到当代创新工艺,当百年老字号“济南纸翻花”传承故事被娓娓道来,现场响起阵阵惊叹。帮助组员了解了纸翻花历史文化,培养了对非遗技艺的兴趣,激发动手的积极性。
面对复杂的“八瓣联体”折叠技法,社工创新采用“亲子互助圈”教学法:社工带领亲子进行跨家庭组队,手工较好的家庭和手工较差的家庭坐在一起,年轻家庭和较为年长家庭坐在一起,引导不同家庭之间互帮互助,通过协作式学习催生家庭互助萌芽。
展开剩余59%随后,社工分解“折、粘、捻”三步骤,带领亲子一步一步体验纸翻花的制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当奶奶和孙子因多次粘贴失败面露焦灼,邻座年轻妈妈主动帮助,伸手示范:“交叉叠在一起,这样摞在一起”。提前完成制作的小泽(化名)一家则主动帮助还未完成的家庭,实现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转变。
在此次小组的开展过程中,不同家庭之间、亲子之间实现了互帮互助、共制共创,共同完成了纸翻花的制作,组员关系在纸花绽放中更加熟悉;家长也在和孩子的共同制作中,体验了耐心和沟通的重要性。进一步激活了家庭互助能力,促进了社区融入。后续,舜玉路街道社工站将持续以非遗为舟,载动外来家庭驶向“亲子共融、邻里相知、社区融入”的港湾。下期绒花专题,更多温暖故事正在孕育......
(供稿单位:济南市市中区舜玉路街道社工站)
发布于:山东省联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